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&知识 >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

如何在中国赢得人才战争

     对于中国,存在一个错误的假设。那些总部设在日本、欧洲和美国的企业倾向于相信, 由于中国的成本低,因此在高管的薪酬福利上也应该比较便宜。没有比这种想法更错误的了。事实上,如果你想争夺到顶尖人才,你就必须支付恰当数额的薪酬。

     通常,在中国聘用具有相似的管理技能,担负相似的管理职责、范围、规模和其他一切的人才,你最终需要支付比在欧洲和美国聘用类似人才更高的薪酬福利。我们要花很多时间来指导企业,尤其是 那些总部设在海外的企业,它们需要为人才而投资 ,这与它们 在中国投资创建一个新的研究中心、建立新的生产设施的方式 大致相同 。它们需要投资于人才。如果你想网罗顶尖人才,你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。

     我们开始看到一些有趣的趋势。我们现在开始看到许多符合国际最高标准、能够与他们在美国或欧洲的同行不分伯仲的顶尖人才——而且我所说的是在业绩方面,在管理技能方面。或许,我们将开始看到这种优秀人才会越来越多。在过去几年里,有一些企业已决定任命一名中国大陆人士担任最高领导职务。这并不仅仅是为了做秀。而确实是因为它们相信,这个人能为企业创造不同凡响的业绩,会与西方人,或者日本人,或者随便哪国人干得一样好,甚至干得更好。

     在中国,我相信,你可以——而且必须——将业绩优异的高管的薪酬与表现平庸的高管拉开差距。如果你不这样做,你可能会招致不满,事实上,还会产生一种不公平感。 “ 我的业绩比他强得多,这是全公司有目共睹的。为什么他的薪酬与我一样多,或比我差不了多少? ”

     当然,如果你按照一种并非 [ 基于] 业绩的[ 标准] 来拉开薪酬差距,就会造成政治问题,造成负面的反应。

     我认为, 给西方人或 [ 外籍人士] (比方说)的薪酬是当地中国大陆人士薪酬的两倍或三倍,而西方人的业绩与中国人相同,或者有时甚至更差,这种情况已越来越不合理。这会在你的组织中引起一些问题,非常严重的问题。 当一家企业告诉我,他们想实现本地化,因为他们希望降低成本,听到这种说法,我总是十分关切和担忧。实现本地化,有许多比只是为了降低成本更好的理由。

[返回]
沪ICP备12032527号-1 |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007号